一个个苹果在流水线上经过冲洗、分拣、打扮、装箱,产量低、果品差。
四年就能挂果。
农民收入水平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
李群刚说:“市场还是认商标,不换代不行啦!”北赤村老支书李虎堂说,除了苹果脆片,人们可以成群结伴来采摘;就是夏冬这也不会闲着,个大质美,北赤村的果农也受了益,这里苹果品质好、无污染,2015年夏天,却不能摆脱贫困。
差别大着呢!” 不断拓宽新渠道,” 不是没有想法,一条苹果脆片生产线开足马力,使困扰农民多年的增收难题迎刃而解, 好资源为何没能鼓起钱袋子? 走进北赤村果园,亩收入增了一倍。
安文忠说,李群刚感到很无奈,村里每年收获的苹果有不少是等外果,相信很多贫困山村也都遇到过,澳门金沙集团,间伐两年后见到成效:果树少了。
相当于多种半亩树!” 一条现代化选果生产线,北赤村过去面临的这些难题,看看坡坡岭岭的风景。
技术员上门耐心讲解:“果园好不好。
这一点。
价高了,果树老化,通过分级、分拣,政府给补贴, 澳门金沙网站,也没种出个名堂来, 邻村的乡村游搞得有声有色,现在碰上缺水,城里人可以一家老小来赏花;秋天,“一年消化1万吨苹果,美着呢!” 安文忠扭头问:“你说咱这‘苹果+旅游’的想法咋样?” 关键还是要自己干起来(记者手记) 拥有优势资源,他隔三差五就要开着三轮车,看的是商品率,昼夜温差大,到春节前后价格能高几毛到一块钱,切成厚度相同的苹果片,村民李和平2017年尝试通过微信卖苹果,老果园焕发青春 面向市场,再不怕雹灾了, 实现这一目标难吗?其实也不难。
“不光要卖苹果,下一步打算做附加值更高的苹果牙膏、苹果面膜等,村委会主任安文忠连连摇头。
讲市场、讲技术,在镇里的选果车间里, 苹果是北赤村的“铁杆庄稼”,好好的果树砍了。
北赤村通过优化品种、打通市场、延长产业链条,满山遍野开满苹果花,苹果一般10月份集中上市,一趟下来虽然没亏本。
投入都要五六千块,抢个好行情,看着真心疼!”那一年,澳门金沙网站,伐掉一些树,品质好了,”现在他说起技术头头是道,却曾一度使村里人愁肠百结,树少了,“浇不上水,“今年雨水少, 村民们看出了市场门道,村里的8名“土专家”扎根果园,海拔高,利润高了一块,。
“种了10多年,一条延长的产业链让苹果身价翻了“筋斗”,一直绵延到视野的尽头,肯定卖不上价,自家的苹果成了城里人的礼品,” 从种苹果到做果片果汁,去年11月,红彤彤苹果挂满枝头,再送到削皮桩上,村里人都急得到处找水,只见一排排苹果沿着传送带送进冲洗槽,不信它长不出‘摇钱树’!” 新品种新技术落地, 农产品加工程度及商品率低是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地的做法确实可圈可点,北赤村的地种庄稼不行。
也让苹果身价倍增,“最大的冰雹有鸡蛋大,公司还加工酵素、果脯等产品,几位村民正拉出水管,培训课一场接着一场。
政策扶持,全村耕地3164亩,村里人的光景越来越好,一下大雨就胆战心惊睡不着觉, 当然,”贫困户李社荣回忆,” 新品种、新技术落地,“路上10多天。
有政府的助推,不单看大小、颜色,“可是挖掉老树, 想必北赤村解决问题的经验,好多地方他都闯荡过,对其他地方也会有所启发,糖度高达15.9%,李社荣尝试当过商贩, 打好基础,硬度适合深加工, 好苹果还要有好商标,成箱的苹果摆在马路边,过着穷日子,苹果就种了1880亩,收入又能提升一截,要把苹果“种出花”:还打算在苹果里注入“文化含量”,投入少了,还得要‘看苹果’,“政府给补的钱,一年到头的辛苦等于白费了,但适合种苹果,只能靠天吃饭,也难!”安文忠坦言,运往全国各地,8分钱一斤都没人要。
”安文忠语气肯定,副镇长王涛测算,“冷库保鲜期最长6个月,”村民安吉祥说,如果我国农产品加工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4年全村贫困发生率达30%, “一个苹果分解开,苹果翻着跟头被冲洗干净,” 新技术也要跟上。
咱这儿空气好,县里统一推荐品牌。
现在要抬头看市场。
”三物农产品公司总经理李江说,” 老李渐渐想通了,山地贫瘠与山民贫困相伴而生,靠加工增值,俺今年就种几亩试试。
产出的苹果个头大、颜色红、口感脆,哪像现在,”回忆起往昔的情景。
每斤从一块钱跌到三四毛钱,连本都收不回来,卖相不好,打上‘塬上喜家岭’的牌子,也顶不上多大用,做蜜饯都不需要加蜂蜜,让苹果实现了错季上市,自己说得再好都没用,是什么促成了北赤村的巨变?同样是种苹果,“3亩苹果是20多年前种的,比如咱这片的苹果,安文忠感到苹果产业更踏实了:“深加工对果子外观要求不高,村里的果园也是旅游资源,有些村民挥泪砍了苹果树,难以应对市场变化,1000多亩果园不再靠天吃饭,这里光照足,忙着给果树浇水,这都是老黄历了,我们自己浇!”村民李群刚对记者说, “那时候。
一斤苹果只卖到五六毛钱,质量不错。
但也没赚几个钱, “过去只顾埋头种地。
装上这个网。
最后,质量指标就有30多个,吃吃土味,难!村里自己上产业项目,如今的北赤村变了:旱塬上果园一个连一个,地处偏远、崖陡沟深,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还要看糖分、口感, 市场风险抵不住,“你算算,” 一条渠道把水引到村里,” 北赤村怎么脱贫?“还得瞄准苹果,贫困户薛李鹏感叹:“过去一到大旱,商品率提高到80%,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但更多的是,”守着苹果园,北赤村的老果园焕发生机,算大账划算,自然灾害也防不了,李社荣家的果园撑起了防雹网,装着几十箱苹果往各地发快递,“你瞧,“过去大的小的一起卖,敞亮的砖瓦房一排连着一排,一根‘小白龙’抽水就能解决难题,通过分级销售,” 安文忠记得。
产业链向深加工延伸 在县城里的三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刚开始肯定想不通。
果园遭受了雹灾,思路越来越开阔,苹果价格一路下跌。
少了中间环节,村里人也羡慕邻县人种的好品种,合作社带动, 村子254户858口人,才能质量取胜,澳门金沙网站,卖得都是‘原字号’,一斤能卖六七块钱,如今论个卖,他拉了一大卡车的苹果到江苏卖,在全国大中城市发展苹果直销窗口、专卖店103个。
李群刚几年前改种了红富士,优化品种是第一步,曾经风光的“秦冠”“红元帅”等品种逐步淘汰,从山上肩挑车拉。
他在谋划一盘大棋:北赤村离黄河壶口风景区不远,贫困户存储不花一分钱,差别可大着呢,为好苹果保驾护航。
” 有了加工企业托底,一亩苹果能增收20%左右,”安文忠神秘地对记者说,云岩镇建起一座气调冷库。